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环保设备企业应该更深程度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借助央企等平台 搭船出海,带动装备制造业实现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
区域内PM2.5小时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河南安阳,2月27日7时达到408微克/立方米;同一时间,北京PM2.5小时浓度也出现高值,为215微克/立方米。多个国家级团队就北京大气污染构成进行研究,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即机动车排放是当前北京PM2.5的第一来源。
从最近冬季的情况看,硝酸盐已取代硫酸盐,成为秋冬季重污染二次生成里最重要、占比最高成分。车是北京未来减排的重点,特别是使用柴油机的,这包括柴油卡车和起重机、挖掘机等非道路车辆。区域总体相对湿度较高,特别是北京、唐山、廊坊和天津等城市在2月27日8时相对湿度均达80%以上,有利于颗粒物二次组分的生成。郝吉明说,本次污染属典型的高湿型污染过程。城市互帮互助形成一盘棋北京去年没有单双号限行,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既有几年来自身的不懈努力,也应感谢周边2+26城市共同作出的贡献。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经历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到2月27日,已有30个城市启动预警响应,其中15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北京是黄色预警。经初步测算,在严格落实秋冬季错峰生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情况下,2+26城市中启动预警城市的一次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等污染物全社会减排是,蓝色、黄色和橙色预警应急减排比例分别为10%、15%和2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在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2017年智慧环保行业发展也进入提质增效期。
近年来,智慧环保以市场为主导,不断优胜劣汰,逐渐形成了众多龙头企业,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规模较大的智慧环保企业,将继续借助规模效应,在渠道布局和新技术的引进上,逐渐形成绝对的优势地位。以智慧水务为例,作为我国传统水务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智慧水务正释放出令业界咋舌的市场体量。资本渗透明显 产业优胜劣汰加剧从产业布局看,2017年,碧水源、启迪桑德、聚光科技、先河环保、赛莱默、粤海水务、北控水务等在数字化与环境治理融合方面也取得了较快发展。随着环境治理行业从集约化走向高效、智能,智慧环保行业也将更加迅猛地发展。
无论在治理成效、制造技术方面,还是在基础设施以及环保装备方面,都将得到进一步突破和发展。公开资料显示,智慧水务是以互联网+、传感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为基础,环境、设备与数据之间实时流通,设备制造、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各环节紧密相连的的智慧网络。
当前,环保在拉动经济增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满足环保消费市场的商业渠道的支撑就是治理成效。得益于政策的持续推动和技术的日趋成熟,智能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在环境治理板块得到更广泛应用,2018年环保产业向智慧化方向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智慧环保将进入发展黄金期。2018年,更大力度的环保政策将延续,这也将倒逼智慧环保、智能环保装备及产业链价值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以满足环保和绿色的要求。多维度重塑产业链版图 智慧环保有望加速普及2018年,随着各类环境治理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的持续催化,智慧环保有望进入加速普及期和推广期。
在物联网+环境治理的发展利好下,智慧环保已经成为环境治理进程的必然趋势。这其中,新技术的研发和引入将在协同创新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在数据与算法驱动下一些智慧环保工程和智能环保装备等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环保板块的自主创新技术不断涌现,为数不少的智能化环保项目已建成,智慧水务、智慧环卫、智慧环境监测装备争相亮相。
全年环境治理产能规模持续扩围,连续多年投资热度不减。此外还有环保设备智能化更加显著。
政策持续驱动 数字化应用加速推广而在智慧环保的发展过程中,数字化信息越来越深入到环境治理、环保装备制造等产业链体系中,以数据为核心资源的市场竞争态势将会愈演愈烈。2018年,在利好政策、技术升级、市场扩容等多因素驱动下,环保行业发展进入量质齐升阶段。
其次,包括水环境治理、环境监测等细分板块在内的智慧系统的自我进化。随着供应链创新与发展备受业界关注,将有更多的环保板块融入到智慧化、数字化体系,传统环境治理企业逐渐打造以上下游产业链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资本与智慧环保企业的结合日益紧密。其中,2018年将有更多环保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城市供水、环卫清洁、装备制造也将获得更大发展和普及。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国家建设智慧城市相关政策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激励,十三五将是智慧水务加速发展时期。另一方面,随着更多智慧环保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新一轮深度整合将更加明显,大的智慧环保企业通过资源并购和整合进一步巩固行业优势,中小型企业则将在新一轮洗牌中突出重围。
自主创新涌现 智慧环保或再升级2017年智慧环保行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从精准到智慧,越来越多的上市企业加速布局智慧环保,而这也将形成一种示范效应。
与此同时,集约化、数字化、智慧化趋势显著,并成为环保行业开始迈向高质量增长的关键词一些传统行业渐渐不够景气,使得一些工程类的央企和国企看好环保这个比较朝阳的行业。
一位垃圾焚烧企业的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该领域的恶性竞争十分严重,有些报价低到每吨十几元,能否回收成本都难以保证。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介绍,据测算,目前燃煤电厂烟气特许经营项目投资内部收益,从12%下降至8%左右。
不过,杨斌对解决这个问题表示乐观。这些建筑企业施工单位需要战略转型,看好环保行业,但是它们确实偏重工程的建设,而忽略了工程的设计,包括顶层设计、技术的一些植入,重视建设过程,轻视后续的运营维护。12月,浙江绍兴项目报价低到了18元/吨。环保PPP需规范不规范竞标存在诸多原因,例如环保项目评标专家组构成不科学合理,工程经济专家占比多,而环境技术专家数量少,尤其技术标准评定主要依赖于专家主观打分,无法体现环保企业的技术、质量、运营管理等专业优势。
同时,鼓励第三方社会机构开展环保企业综合评级,对于违反诚信或扰乱行业秩序、低价竞争或违规提价的企业,给予降级或实行行业性联合抵制,以遏制企业不规范竞争行为。环境商会执行会长、首创股份总经理杨斌表示,环保行业从BOT到PPP模式,公开招标已经是普遍比较好的操作模式,但在招标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上述不规范的现象。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提案建议试行开展同业环境设施运营监督,相同地区或同一城市的不同环境基础设施运营公司,开展交叉式运营期环境监督,保障低价中标环保设施的长期稳定达标排放。赵笠钧表示,现在这个环保工程施治的阶段中,河道的洁污、清淤等大量项目都是工程性的工作,一些央企进入环保行业是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并且它们有工程施治的优势。
恶性低价竞争使得大热的PPP逐渐从蓝海走向红海,很多环保企业多年来不断呼吁抵制低价恶性竞争。最近几年,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加,环境治理的需求越来越多。
水务项目从8%下降至4%~5%左右,仅与5年期的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持平。2015年,新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报出45元/吨。8月,蚌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报价26.8元/吨。这份环境商会通过全国工商联提交给全国政协的提案建议,鼓励第三方社会机构开展环保企业综合评级,以遏制企业不规范竞争行为。
项目收益几近腰斩垃圾处理领域是超低价中标的重灾区。杨斌介绍,2018年以来,湖北省总共完成了环保项目的招标约22个,其中21个是以环保类的企业为牵头单位或者是单独中标,施工单位更多是作为参与方,只有一个施工单位单独中标。
如果没有标准,招标时候界定的不是非常清楚,投标企业就有了自己的一些刻意曲解,造成报价的不合理。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入库的PPP项目中,约有40%是环保类项目。
3月1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以下简称环境商会)在2018环保企业家媒体见面会上提到,恶性不规范竞争,极不利于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增加了环保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风险,同时也造成环保行业平均收益率下滑明显。国家对PPP项目越来越规范,2017年发布了多个文件规定,相关问题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